::: 檢索條件:農作物,找到符合的資料共13筆 魯凱族 / 信仰 • 醫療/ 祭儀/ 植物、避邪納福/ Syapo drongo保平安祭 農作物尚未收割前,先進行保平安祭,祈求神明保佑。 魯凱族 / 信仰 • 醫療/ 祭儀/ 植物、避邪納福、禁忌規範/ 農事 選好一處荒地後,準備豬肉祭拜,並等待當晚的夢占,藉此可判斷開墾後作物收成吉凶,若為吉夢,則可訂定播種日期,播種完畢後舉行Tasubuane祭典,當天男子會上山打獵,女子則負責準備年糕,整夜跳舞歡慶。播種後,主人家禁止食鹽,否則小米將枯萎。 排灣族 / 族群 • 社會/ 地理人文/ 命名緣由/ kavandjan/ vaudj葛、sin - vau - djan除葛之地 牡丹部落從前長滿葛,部落頭目初次開墾此地時砍除很多葛,因此稱該地「sin - vau - djan」,意為除葛之地,而後日本人依音譯,稱該地「牡丹」。 排灣族 / 物質 • 生活/ 生產運輸/ 農耕、植物/ vasa芋頭、vau小米、vurati/vurasi甘藷... 傳統上,芋頭(vasa)、小米(vau)、甘藷(vurati/vuras)是排灣族的主食農作物,另視稻作為禁忌,現代亦只有在少數條件合適的地區種稻。其他傳統食用農作物則有樹豆(puk)、紅藜(djulis)、花生(sutjar/paetjav)、樹薯(kisyaba)、玉米(pudai)、豆類(arezan)、野菜(samah)等。 泰雅族 / 物質 • 生活/ 生態知識/ 農耕/ 樹、鳥 傳統上不會砍伐耕地旁的樹,這些樹有固定邊坡和讓鳥棲息的作用,鳥則可降低農作物的蟲害。 邵族 / 物質 • 生活/ 飲食文化/ 植物/ kamar小米 小米蒸、水煮皆可,加入野菜可做粥;亦可加糖、花生製成麻糬、小米糕。 鄒族 / 物質 • 生活/ 生產運輸/ 植物、器物工具/ 野桐、白匏子、串鼻龍... 雀榕、楮樹、山苧麻、構樹、山芙蓉、野桐、白匏子的樹皮易剝開,可製成背載物品或山猪的背帶;山苧麻亦可做汲水桶的繩子;串鼻龍、猿尾藤、臺灣葛藤等植物,可製成爬山用繩索和固定獵刀的配刀帶;採集時的網袋由山苧麻製成,背帶套環以柚葉藤製成。 鄒族 / 物質 • 生活/ 生產運輸/ 植物、器物工具、農耕/ 月桃、石竹、桂竹... 石竹、桂竹、與黃藤可製驅鳥器;泡桐、桂竹、五節芒、月桃可製風笛,並用山苧麻做風笛拉繩,以驚嚇、驅離農田上的鳥。 太魯閣族 / 物質 • 生活/ 居家事務/ 植物、建物材料/ 小米、玉米、甘薯... 穀倉存放小米、玉米、甘薯、高樑等農作物,柱材以紅檜為主。為防止老鼠入倉吃穀物,穀倉為高架建築,並在主樑靠近地板處,將木頭鑿成木鞍狀,以黃藤條綁好木鞍中所挖的洞。 太魯閣族 / 物質 • 生活/ 居家事務/ 植物、器物工具/ 三斗石櫟、梧桐、九芎... 九芎、月橘、星刺栲、三斗石櫟、臺灣烏心石等,可製成農事需使用到的木杵;茄冬、香楠、豬腳楠、大葉楠、櫸、梧桐可製作木臼。 太魯閣族 / 物質 • 生活/ 生態知識/ 植物/ 榿葉懸鉤子 若要檢測土地是否適合農作,可觀察榿葉懸鉤子的果實大小做為該處土地肥沃度的指標。 邵族 / 信仰 • 醫療/ 祭儀/ 人物、農耕、植物、工具媒介、禁忌規範、儀式行為/ mulalu piskamar播種祭、kamar小米、pazaj旱稻... 播種祭族語為mulalu pishkamar,意為播種的小米,原隨小米生長周期於農曆十二月至一月舉行,後因改種旱稻,改為每年三月舉辦。祭儀第一天諸事不宜,忌食豬肉、水果或鹹食;第二天由先生媽主持告知祖靈儀式,祈求作物生長、族人健康平安;第三天休息;第四天清晨全族人上山播種,並以糯米糕為祭品。播種祭中重要活動之一為盪鞦韆,以血藤、黃藤捆綁,並由四根竹竿為底座,在湖畔架起鞦韆。鞦韆儀式由毛氏家族負責,在未進行儀式前,不得晃蕩鞦韆,會有不祥的事發生。參與盪鞦韆的族人也可獲得祖靈庇護,未婚女子可以早日婚嫁;已婚女子則可早生貴子。 阿美族 / 物質 • 生活/ 飲食文化/ 植物/ 農作物 昔日阿美族里漏社主要作物為小米、旱稻,而芋、藷也是主食,另採集野菜為輔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