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:: 檢索條件:找到符合的資料共2347筆 鄒族 / 族群 • 社會/ 歲時節慶/ 禁忌規範、植物、儀式行為/ 魚、蔥、薑... 小米收成祭典需禁食魚、蔥、薑和大蒜這些腥味重、傳統上認為不潔之物。 鄒族 / 族群 • 社會/ 社會制度/ 植物、禁忌規範、身分地位/ 酒 傳統上,酒是小米自然發酵的限量產物,其在部落的地位珍貴神聖且重要,主要用途為祭祀和與親友共享,且僅有成年族人在特殊節日才能少量飲用。 鄒族 / 族群 • 社會/ 社會制度/ 禮儀、禁忌規範/ 父系社會、亞氏族小屋 鄒族是父系社會,部落中同一姓氏的族人會建造亞氏族小屋,並在小屋內舉行祭儀、財產相關事務和飲宴,此為同姓氏族人互助與實踐禮儀之處。 鄒族 / 族群 • 社會/ 歲時節慶/ 儀式行為、動物、植物、食用/ homeyaya小米(粟)收穫祭、mayasvi戰祭、miyapo粟播祭... 鄒族傳統祭典主要有小米收穫祭(homeyaya)、戰祭(mayasvi)和粟播(miyapo),其中小米收穫祭(homeyaya)最為盛大,於每年八月八號舉辦。小米收穫祭來源為鄒族人固定一月一號播種、八月八號收成,該祭典從收成當日開始持續三十天,以感謝上天賜予豐收,祭典中除了平日的酒肉外,特別會食用松鼠肉。 鄒族 / 族群 • 社會/ 生命禮俗/ 動物、植物/ 豬、竹子 鄒族人以大塊半生的豬肉祭拜神明,祭祖時則使用小塊煮熟之豬肉,先以竹子串上豬耳朵和內臟,以葉子包裹後再串豬肉,配上酒來祭拜。 鄒族 / 族群 • 社會/ 生命禮俗/ 動物、植物、禁忌規範/ 山豬肉、山羊肉、酒... 喪禮期間每日需以酒、飯、山豬肉祭拜死者,但生者禁食山豬肉、山羊肉、飲酒,另無規定需食用之物。 邵族 / 物質 • 生活/ 生產運輸/ 植物、捕獵/ 山棕 因山棕成熟果實會吸引白鼻心、獼猴與鳥類等,族人會將陷阱放置於山棕叢裡,待獵物靠近時捕捉,族人亦會食用其嫩心芽及果實。 鄒族 / 族群 • 社會/ 歲時節慶/ 禁忌規範、動物/ 動物的腳、內臟 祭典時為求整年平安豐收,忌食動物的腳與內臟,尤其孩童不能吃動物的胃,因為會造成傷口痊癒不易。 鄒族 / 族群 • 社會/ 社會制度/ 動物、身分地位/ 內臟、翅膀 鄒族為父系社會,此制度亦表現在其飲食文化中:打獵獲得的內臟,如肝、心,只有男性可食,食用後可強健身體;翅膀亦只有男性可食,因男性食用後可強壯臂膀,但女性食用後可能跑走。 賽夏族 / 物質 • 生活/ 藝術娛樂/ 植物、禁忌規範、口傳文學/ 薏苡 賽夏族有個傳說是,薏苡珠為泰雅族少年給賽夏少女的相逢信物。因相傳古代各族間不能通婚,所以少年給少女此信物,待來生相遇。 賽夏族 / 物質 • 生活/ 飲食文化/ 植物、動物/ pazay稻米、’aewpir甘藷、rokol芋頭... 賽夏族傳統主食是稻米、甘藷,其次則是芋頭、小米、豆類、瓜類、野菜、藜及筍子,鳥獸、魚肉等皆為副食。 賽夏族 / 物質 • 生活/ 生產運輸/ 植物、人物/ pazay陸稻、(pazay bolasih粳、pazay ho’ol/nitomon/nimayban糯... 陸稻包含粳和糯,其中粳又分為三種品種,似漢人的米nitomon、有黏性的nimayban及紅米。 賽夏族 / 物質 • 生活/ 生產運輸/ 植物/ aewpir甘藷 甘藷,賽夏族語aewpir,以插枝方式種植,無季節限制種植。 賽夏族 / 物質 • 生活/ 生產運輸/ 植物/ rokol芋 芋,賽夏族語rokol,傳聞新農地必須要種芋,種植約莫七至八月可收成。 賽夏族 / 物質 • 生活/ 居家事務/ 植物、建物材料/ 筍 筍可食用,其莖可做建屋或器具的材料。 回第一頁上一頁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31下一頁最後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