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:: 檢索條件:樹,找到符合的資料共269筆 魯凱族 / 族群 • 社會/ 生命禮俗/ 禮儀/ calinga檳榔串最上方與莖幹連接 檳榔的梗必須整段從檳榔莖上切下,不可斷裂,取下檳榔串最上方與莖幹連接處(calinga),做為聘禮,男方送的calinga有缺角,暗指女方有瑕疵,視為冒犯女方的意思。 註:檳榔串最上方與莖幹連接,狀似環抱莖幹的梗稱為calinga,是耳朵的意思 邵族 / 物質 • 生活/ 生產運輸/ 植物、器物工具、食用/ tatanaq食茱萸 揉搓食茱萸具有香氣,其嫩葉與鹽搓揉或搗成糊可做佐料;葉子可驅傷解鬱、治療風寒、解毒、止血;果實可減緩牙痛;木材可製小工具使用,莖幹可製槍托;亦是鳥喜食之果實。 魯凱族 / 物質 • 生活/ 飲食文化/ 植物、食用/ co'o白肉榕、tiebese台灣櫸、thawkathiki烏蕨... 將白肉榕的樹幹挖空可製搗米所使用的臼,杵則用質地較硬的台灣櫸木材,再將搗至去殼的小米泡水半日,選用烏蕨及白匏子作為火種,放至鍋內蒸煮。 魯凱族 / 物質 • 生活/ 藝術娛樂/ 植物、遊戲物品/ balebal莎勒竹、libatase土密樹 莎勒竹可製槍身,土密樹的種子可做子彈做射擊。 鄒族 / 物質 • 生活/ 飲食文化/ 植物/ 過溝菜蕨、青莧、臺灣胡椒... 過溝菜蕨、青莧、臺灣胡椒、山猪肉、水芹菜、假酸漿、雙花龍葵、昭和草、車前草和大葉楠的嫩芽可與樹豆一起煮食。 鄒族 / 物質 • 生活/ 飲食文化/ 植物/ 風藤、司氏碗蕨、臺灣懸鉤子... 風藤的藤蔓可代替檳榔葉;臺灣懸鉤子的葉加杜虹花的皮,或司氏碗蕨的根加厚殼樹的皮都可當檳榔,後者的吐汁為紅色。 鄒族 / 物質 • 生活/ 飲食文化/ 植物/ 香桂、桑寄生、臺灣肉桂 臺灣肉桂與香桂的樹皮可做零嘴食用;將桑寄生果實集中後,咀嚼的口感、彈性類似口香糖,可解饞。 鄒族 / 物質 • 生活/ 居家事務/ 植物、服飾材質/ 除木棉、芒萁、木芙蓉... 木棉果實的纖維可做棉被;芒萁、木芙蓉、雀榕、楮樹、山苧麻則可作為衣飾的編織原料。 鄒族 / 物質 • 生活/ 生產運輸/ 植物、動物、飼養/ 高麗菜、海芋、冷水麻... 使用高麗菜、芋、海芋、冷水麻、奮起湖冷水麻、臺灣葛藤、構樹、番薯葉等餵食家畜;煮熟姑婆芋、臺灣青芋地下塊莖或葉柄餵食豬隻;磨碎大葉楠成粉,可餵猪和雞;樹薯、玉蜀黍、昭和草、山萵苣、苦苣菜的葉可作家禽類雞、鴨的飼料。 鄒族 / 物質 • 生活/ 居家事務/ 植物/ 紅花八角、相思樹、粗毛柃木... 可當炊飯或取暖的薪材為良才,有紅花八角、九芎、相思樹、臺灣肖楠、粗毛柃木、樟葉槭、石朴、臺灣雅楠、瓊楠、長葉木薑子、臺灣赤楊、山枇杷。而菲律賓饅頭果木材不易乾、不易起火,因此其與紅楠,被認為非良材,僅當柴燒。 鄒族 / 物質 • 生活/ 生產運輸/ 植物、器物工具/ 野桐、白匏子、串鼻龍... 雀榕、楮樹、山苧麻、構樹、山芙蓉、野桐、白匏子的樹皮易剝開,可製成背載物品或山猪的背帶;山苧麻亦可做汲水桶的繩子;串鼻龍、猿尾藤、臺灣葛藤等植物,可製成爬山用繩索和固定獵刀的配刀帶;採集時的網袋由山苧麻製成,背帶套環以柚葉藤製成。 鄒族 / 物質 • 生活/ 生產運輸/ 植物、器物工具、農耕/ 楓香、山茶、大葉石櫟... 土蜜樹、山枇杷、楓香、山茶、大葉石櫟、龍眼、石朴、假長葉楠可製鋤頭柄;柚木、狗骨仔、櫟、烏心石、食茱萸可製手鍬柄;狗骨仔、烏心石可製石斧柄;水錦樹、大葉石櫟製成鐮刀柄;刺蔥、柚木、山油麻等可當劈刀柄;刀鞘則需質地較硬的木材,如刺蔥、柿、紅檜、小葉桑、柚木、漆樹、樟、山枇杷、食茱萸等。 鄒族 / 物質 • 生活/ 居家事務/ 植物/ 樹杞 煎樹杞其汁,可做殺蟲劑。 鄒族 / 物質 • 生活/ 生產運輸/ 植物、捕獵、動物/ 魚藤、巴豆、揚波... 將魚藤、巴豆以及揚波等,加入成熟辣椒果實和黃杞樹皮、或瓜馥木的根,以石頭打碎後放入溪流中,使魚麻痺並浮出水面,利於捕獲。 邵族 / 物質 • 生活/ 飲食文化/ 植物/ 羅氏鹽膚木 羅氏鹽膚木其成熟果實為橙紅色,具有鹹味,族人以其替代鹽。 回第一頁上一頁78910111213141516下一頁最後一頁